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热点

6个月进账143亿,李宁保持耐心

来源:网络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08-22 09:20   阅读量:12594   会员投稿

导语  稳健经营,控制风险。

李宁,走得很稳。

8月16日,这家体育用品龙头公告,1-6月收入为143.45亿元人民币,同比上升2.3%,净利19.52亿元,略有下降,整体表现符合预期

“消费者在购物方面趋于谨慎,给行业流水增长带来挑战。”联席CEO毫不讳言。

经营环境具有不确定性,以李宁为首的管理层,选择将稳健置于增长之上,夯实基本功。

他们务实地下调预期,锚定中低单位数的增长,对照去年基数,预计全年收入体量将在280亿元左右。

对于增长或者战略,李宁,有着自己的节奏和考量。

定调审慎

面对复杂的环境,李宁的定调非常审慎。

“稳健经营、控制风险,是我们一整年经营的基调。”钱炜在业绩发布会上透露。年初将增速锚定在中单位数,最终,还是决定尊重市况,调整目标。

然而,其对于核心的效率指标,几乎没有任何折让空间。

在鞋服领域,库存管理是最受关注的事项,也是真正检验经营质量的地方。

截至6月底,李宁公司的库存金额为24.57亿元,按年增长为9%,较年初下降1.71亿;存货周转天数为62天,大幅领先本土同行。

“我们以年为单位去制定目标,以季度、以月、以周为单位来进行管控。”

据钱炜透露,李宁着力于打造健康的生意基础,全渠道库销只有3.9个月,严格将库存置于安全可控的水平。

无论自有存货或者渠道存货,李宁均维持着良好库龄结构,一年以上的存货占比,只有5%,且很多是长青款。

渠道销售通畅,回款效率稳定,加之合理安排采购及付款计划,李宁的现金流,非常健康。

1-6月,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,高达27.3亿元,同比大涨40%,远高于净利的总额,报表上的盈利,全是真金白银。

这增厚了现金储备。

1月初,李宁公司在香港置业,缴纳约20亿港元的现金,约合18.13亿元人民币,即便如此,到6月底,其账上现金余额高达175.58 亿元。

如此充裕的现金,不仅可抵御经营风险,也能随时出击,灵活把握增长机会。

“该花的钱必须得花......我们也会预估收入规模的变化,对费用进行强有力的管控。”

据钱炜透露,宏观面呈现复苏态势,只是预期偏弱,消费形势暂未反弹,李宁会严控支出,确保利润目标的完成。

对于李宁而言,现在的优先考虑,在于守稳基本盘。

专业驱动

李宁的大盘整体稳定,其实,内部板块也在悄悄起变化。

1-6月,跑步、篮球与健身三大专业品类流水,占比达66%,创五年同期新高;专业产品的零售流水,占比约60%,也处于高点。

前些年,李宁服饰品类爆发,一度潮流属性较强,现在,运动成色越来越重。

在体育用品领域,重功能的鞋品表现,往往更能证明专业度;运动鞋的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,更是核心壁垒。

上半年,李宁鞋产品收入达到78.4亿元,占比达到54.7%,其体量大概为2018年同期约3.6倍,跑步品类尤为出色,流水同比大增25%。

对标日常慢跑、进阶训练、竞速比赛需求,李宁推出超轻、赤兔、飞电三大核心跑鞋IP,半年合计销量超500万双,其中专业跑鞋赤兔7PRO,6个月销售超190万双,是继超轻之后又一个现象级爆款。

专业跑鞋矩阵的集体爆发,验证了李宁科技实力。

过去十年,李宁单品牌的研发投入,已超过30亿元,今年前6个月,研发预算即高达3.17亿元,同比9%的增速,远高过营收的增速。

据内部一位研发人员透露,单单鞋类一个研发系统,李宁就雇佣了超过20位博士,“尤其最近两年,加盟的博士,快速增加”。

长期投入之下,其积蓄的创新力量蔚为可观。

今年5月,李宁亲自出席了公司一场科技大会。这场大会发布了超级䨻、碳核芯、最速曲线系统等六大创新科技。

以密度低至0.07g/cm³的超䨻科技为例,其已应用在李宁顶级竞速跑鞋龙雀上,8.5码跑鞋,创下89g的轻量记录,相较于200g的竞速跑鞋,跑步经济性直接拉升2%。

据李宁本人披露,上半年,旗下专业跑鞋产品,助力精英选手夺冠30次、登台56次。

今年2月,在西班牙塞维利亚马拉松赛场上,法国选手AMDOUNI Morhad穿着李宁竞速跑鞋飞电3Ultra,以2小时03分47秒抵达终点,拿下个人最好成绩,也创下跑者穿着中国跑鞋马拉松比赛的最快速度纪录。

专业运动及科技创新,成为驱动李宁生意增长的核心动力。

选走“窄路”

从增长路径来说,相对本土同行,李宁选择了一条更难的路。

过去10年,他一直坚持“单品牌、多品类、多渠道”策略,就是用一个李宁品牌,聚焦专业品类,进入大众参与最多的运动项目。

“我做李宁公司的目的,就是希望做一个专业运动品牌。”

李宁本人坚守“单品牌”战略,这就舍弃了并购品牌的便捷通路,每一分的增长,都要依靠“李宁”自身产品和影响力,别无他途。

现在回过头,李宁坚持走“窄路”,成就了体量最大的本土运动品牌之一,且已构建强有力的矩阵组合。

假设将零售流水占比对照李宁整体收入,其核心的四大品类,每一个全年规模都在40亿元以上,尤其跑步和运动生活,已逼近百亿级规模,大体是一个二线本土品牌的体量。

从这两年趋势来看,跑步和健身品类的成长,刚好接力运动生活,也保障整体收入的平稳增长。

随着李宁向300亿元大关迈进,借助日益壮大的品牌势能以及平台能力,其也更具备进军新品类的便利。

“科技平台的积累、科技创新研究的成果,强化李宁的品类扩容能力,也强有力地支撑了品类内部产品矩阵的丰富。”钱炜说。

据披露,公司正在关注新兴运动人群,准备在女子、户外和青少年等细分赛道寻找机会,为长期增长注入新动力。

有数据显示,中国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,超过5亿。从潜力来说,单品牌的李宁,增长空间依然巨大,关键是走稳走实。

在业绩发布会上,有人问钱炜,打算如何利用巴黎奥运会来吸引消费者?

“对于赛事和运动资源的投入,我们并不要求短期生意大幅增长。”他回答说,这些投入要立足长远,相信利于消费者对其专业品牌的心智认知。

尽管增长的压力很大,然而,李宁决定保持足够的耐心。
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

为您推荐

热门文章

推荐阅读